阳光下,田陇间,一个着黑背心迷彩裤的小伙子迎面走来。
一把锄头双手擎于胸前,赤脚正步前进,立定站好,左手把杆,右手利落地行一个标准的军礼。
一系列操作行云流水,这是阿峰在国庆节发的一条视频,拍摄于他在厦门的草莓园,配文“退伍军人种草莓,不退军魂不褪色”,将他的经历和特色表现得淋漓尽致。
一样的面朝黄土背朝天,当初阿峰一心想要逃离农村这个状况去打工、去参军,如今依然天天太阳底下晒,不同的是以前被动去接受,现在是主动选择。
如果信仰有颜色,那一定是中国红;如果冬天有味道,那一定是草莓的滋味。这让阿峰看到了希望之光,因此种草莓做采摘园虽然辛苦,却乐在其中。
农民孩子 在哪都能吃苦
重庆梁平,四季分明,山清水秀,是阿峰的家乡。
小时候,阿峰会和小伙伴们一起放牛,空时大家捉螃蟹、烤玉米,有时还会把蘑菇烧着来吃,长到了十三四岁,耕地,打稻谷,插秧,挑水等农活填满了白天的空当。
由于学习成绩一般,阿峰17岁便选择出去打工,每天朝九晚五,两点一线的生活逐渐消磨了来自于土地的生气,愈发觉得人生毫无意义。
2000年左右,电影《冲出亚马逊》上映,电影的主人公有一颗爱国之心,面对各种难关,经受住了毅力与勇气的考验。看得阿峰热血沸腾,立刻就有了人生的方向:去当兵。
阿峰参军到的连队是整个团队的尖刀连,优秀的作战传统让阿峰更加严格要求自己,他时刻牢记父亲临行的话语:“每个人都是两个肩膀扛一个脑袋。人家行,你也行的。”
奋力争先让他成为战友眼中的“拼命三郎”。刚进部队,遇到特战集训要选拔人选,在整个团的新兵里只选了两个人,其中一个就是阿峰,之后因为各方面都比较优秀还入选了精兵林,照片还做成海报放在团队大道的灯箱里。
2009年12月,优秀士兵阿峰结束了五年的军旅生涯,这段凝练的岁月磨练了他的意志,也为后来的人生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
带着雄心壮志,想回到地方干出一番事业。然而后来的生活却充满坎坷,曲曲折折。
回到重庆,阿峰与战友一起开了一家片片鱼火锅店,餐厅红火却没有赚到钱,莫过于义气大于生意——只要一高兴可能就给人免单,要不是酒水都赠送,有时候还要去别的地方吃吃夜宵。最后除了开工资、房租,基本上没剩下什么钱。
于是,关店南下深圳打工。一路走来,阿峰干过工地,办过公司,在波折的创业路上收获了幸福。而后夫妻一起创业,成功时买了房,购了车,然而投资有风险,有赚亦会赔,一次投资失败让他们回到了白手起家的日子。
做个新农人 回到田间地头
几番“游击战”败北之后,37岁阿峰带着家人回到了地头,在厦门成了一名新农人。
寻找项目时,阿峰得知一个亲戚在厦门种草莓,便举家实地考察。看完做了一个预算,发现种草莓即使赔钱也亏不了多少;又进一步了解到厦门近年来不断鼓励新农人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、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,助力乡村振兴。夫妻俩当即决定在厦门重新开创新事业。
阿峰接手了一块土地,以种草莓为主,一切都得从头开始,慢慢规划,仔细认真地进行整理,希望可以打造一个兼具体验感的草莓采摘园,回归向往已久的田园生活。
草莓园建设处于刚刚起步时,妻子负责看护孩子和家庭,阿峰每天5:30起床,一头扎到田间,耕地、扛肥、挖沟、打鹏,经常忙到晚上八九点,遇到突发情况更是会到三更半夜才能吃上饭,边学边实践边总结,也品尝了其间的辛苦滋味。
比如,最开始未到草莓种植时间,他们闲想着别让土地闲着,便种了西瓜、玉米、圣女果、甘蔗等蔬菜。结果好心办了坏事,种西瓜而耽误了场地建设。
开种了,选了多种品种:红草莓,白草莓,黑草莓……应有尽有,选苗的时候遇到质量不好的,播种下去生病了也得狠心拔掉几个大棚重新种。
在厦门种地,与风雨对阵是躲不过去的考验,遇到雨水倾盆,园子难逃被淹,台风掀翻多个大棚,草莓难以幸免地大批烂掉。
难关当前,阿峰也沮丧过,总觉得自己种得已经够仔细、够用心了,结果还是不行,直呼“种草莓比养孩子还难,大概是最难种的农作物了吧”。
钢铁意志不丢 关关难过关关过
每当遇到困难郁闷时候,阿峰时常回忆起在部队留血流汗的日子。“每当路过团队大道的灯箱,看到我的照片,心里就无比自豪,因为它包含着我所流过的血汗,同时也激励我再接再励。还有一次训练强度超负荷,到最后直接尿血,可想而知强度有多大。但我并没有退缩,而是迎难而上,煅练了我铁血的意志。”
阿峰坚信“人家行,你也行”,即使现在是一名农民,也不能丢了军人的素质——流血不流泪,坚决迎难而上。
功夫不负有心人,不断总结经验再接再厉终打胜仗。看着采摘园一点一滴的变化,一颗颗嫩嫩的小苗在阿峰的精心呵护下,一天天地长大、开花、结果。阿峰的开心溢于言表,像极了看着自己孩子长大会走一般极了,觉得所有流过的汗都值得。
虽然来自农村,但壮实的庄稼和娇柔的草莓需求大有不同,阿峰常常是在种之前先做一番准备功课,学习种植方法和秧苗技术。然而,照本宣科不是时时成功,阿峰便去请教村里有经验的老农,并和身边的其他种植户一起交流学习,提升种植技术。
拿有机肥来说,阿峰的种植园坚持用动物的粪便、大豆芽、鱼类发酵做肥料,通过益生菌微生物菌剂发酵喷施,提升草莓的抗病能力,尽最大可能做到纯天然无公害,还能增加口感降农残,更健康,收获还不小。
善用新媒体 带动村民共兴
阿峰的努力和在田间挥洒汗水的日常都被妻子纪录下来,剪成短视频发布,在坚持利用新媒体传播一年里,这个有个爱穿迷彩服老板的草莓园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和支持,草莓成熟的季节,地头田间挤满了来采摘体验的客人。
通过短视频营销,阿峰不但带动自己,种草莓之外也增加圣女果,树莓,甘蔗及绿色蔬菜种植品种,并尽心为村子的发展出一份力,免费帮其他农户打广告,推广当地的土鸡蛋、土鸡、土鸭、各种水果等农产品,一起用镜头记录下天然去雕饰的田园生活。
新农人的生活正不断地向下扎根、向阳而生、向希望之光奔跑前行。阿峰常说:“人活着,发自己的光就好,不必吹灭别人的灯。不管做任何事情,一定要有格局,一定要有创新,一定要有爱心。这样才能知行合一,才能把事情做好。”
人类因梦想而伟大,因学习而改变,因行动而成功,哪怕是农民,阿峰也要做一个有梦想的农民。
拾光同行,共创美好生活。小赢科技成立十年来,一直紧贴政策导向,携手金融机构以创新科技赋能金融,助力有信贷需求的个体工商户、小微企业主、新市民、新农人等群体获得便捷、安全、优惠的金融服务,打通资金服务实体经济的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2021年,小赢科技推出“微光计划”,以提升小微企业主在金融服务中的可获得性和便利性,支持实体经济稳步前进。2022年,小赢科技推出赢新计划,进一步扩大了服务范围。2023年,小赢科技启动“城市之光”助力计划,为每一位怀揣梦想的小微企业主和个体工商户、新市民群体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。
数据显示,2020年1月至2024年6月底,小赢科技服务小微企业主和个体工商户超710万件,服务覆盖全国31个省、直辖市、自治区。2022年1月至2024年6月底,小赢科技服务的借款用户中50%为新市民群体,其中47%的放款流向新市民。
今年,小赢科技与南方+共同发起“拾光同行·小店助力计划”,希望从小店的实际需求和难题出发,为小店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,守护每一位小微企业主和新市民守护梦想,助力他们在市场经营中脱颖而出。